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飲食健康: 魚刺卡喉咋辦?中國魚刺門診有高招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


摘要:在人們久別重聚,共享大餐時,餐桌上往往少不了一條象征年年有余的整魚。而一些擅長幫食客取出喉中魚刺的專科醫生迎來了業務繁忙季。

家住南京的室內設計師Yu Yuan去年12月在一次家宴上吃了桂魚,隨之而來的遭遇讓她至今心有余悸。


這是一條用醬油紅燒的整魚,當地人都喜歡這麼做。大快朵頤之際,Yu感到喉嚨裡扎進了一小根魚刺。在丈夫的建議下,她吞了幾口米飯和面包,幾乎沒怎麼嚼,想把魚刺帶下去,結果魚刺扎得更深了。

最終,她去了附近的一家夜間魚刺門診——這種專業取魚刺服務在中國並不少見。全中國至少有11間這樣的專門門診,許多位於被稱作“魚米之鄉”的長江下游地區。不過中國其他地區的一般醫院也擅長幫助患者擺脫魚刺困擾。

這家門診幫Yu取出了這根約1.6厘米長的魚刺。從那以後,她在社交媒體上極力鼓勵大家在魚刺卡喉時求助於專業服務,同時她也驚訝於民間有如此之多不太靠譜的對付魚刺建議。Yu說,我的教訓就是別用各種偏方了。去看醫生吧!


西方人的飲食已經基本消除了魚刺的威脅,絕大多數西方飲食采用易於食用的剔骨魚柳。但在許多亞洲國家和世界各地的亞裔社區,全須全尾的整魚是聚會餐桌上的一道珍饈。

最近,如何處理喉中魚刺的討論在中國又多了起來。去年12月動態清零防疫措施取消後,許多中國人幾個月甚至幾年來第一次聚餐。1月22日正月初一,在微信上,“魚刺”一詞的搜索量和提及次數激增至前一天的六倍。


許多亞洲家庭都有在聚餐時吃魚的傳統,在菜品中加入一條魚有著吉利寓意。在中國多地方言中,“魚”和“余”的發音是相同的。



Yu Yuan去了一家專門門診,把一根魚刺取出來。圖片來源:YU YUAN


不錯的新聞,我要點贊     無評論不新聞,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
上一頁123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45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.0010 秒